3 月 27 日,1886 年 - 8 月 17 日,1969 年
1886 年,Mies 生于德國亞琛,原名 Maria Ludwig Michael ,建立自己的實驗室之後便更名為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van der Rohe 是他母親的姓。密斯·凡·德·羅是同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齊名的著名建築師之一。對于建築本身而言,三人在風格上還是不盡相同,但在建築理念上,總體還是差不多的。與柯布西耶一樣,Mies 在 1908-1911 年間與著名建築大師彼得·貝倫斯一起工作,並從中學到了相當多的東西。後來,他又采納了鮑豪斯建築學派的風格,並繼承了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遺留的風格。這位德國土生土長的建築師于 1937 年移居美國,1938-1958 年任芝加哥阿莫爾學院(後改名伊利諾工學院)建築系主任。
Mies van der Rohe 的貢獻在于通過對鋼框架結構和玻璃在建築中應用的探索,發展了一種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極端簡潔的風格。其作品特點是整潔和骨架露明的外觀,靈活多變的流動空間以及簡練而制作精致的細部。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對玻璃窗體的大量運用,這使之成為其成功的標志。Mies 從事建築設計的思路是通過建築系統來實現的,而正是這種建築結構把他帶到建築前沿。同時,他提倡把玻璃、石頭、水以及鋼材等物質加入建築行業的觀點也經常在他的設計中得以運用。Mies van der Rohe 運用直線特征的風格進行設計,但在很大程度上視結構和技術而定。在公共建築和博物館等建築的設計中,他采用對稱、正面描繪以及側面描繪等方法進行設計;而對于居民住宅等,則主要選用不對稱、流動性以及連鎖等方法進行設計。
Mies 在很大程度上相當重視細節,用他的話說“細節就是上帝”,這歸功于他父親對其技術的教導。雖然他從未受過正規的建築學習,但他很小隨其父學石工,對材料的性質和施工技藝有所認識,又通過繪制裝飾大樣掌握了繪圖技巧。同時,他用極為大膽、簡單和完美的手法進行設計,將建築學的完整與結構的樸實完美地結合在一起。Mies 並不是特別關注裝飾原料的選擇,但是他特別注意室內架構的穩固性。像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勒 · 柯布西耶一樣,Mies 也特別重視將自然環境、人性化與建築融合在一個共同的單元裏面。由他所設計的郊外別墅、展廳、工廠、博物館以及紀念碑等建築均體現了這一點。與此同時,Mies 也重新定義了牆壁、窗口、圓柱、橋墩、壁柱、拱腹以及棚架等方面的設計理念。
Mies 建立了一種當代大眾化的建築學標准,他的建築理念現在已經揚名全世界。作為鋼鐵和玻璃建築結構之父,Mies 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念,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築觀點和藝術特色,也影響了全世界。Mies 在很多領域中都起了相當的作用,他在自傳中說道:“我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在芝加哥伊利諾工學院工作之際,由他設計的湖濱公寓(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充分展示了他在科技時代的建築天才。直到 1969 年去世,Mies 一直孤身呆在芝加哥公寓裏從事設計工作。
盡管 Mies 基本上是被看作一位建築大師,但其充滿創新意識和設計活力的家具設計也使他成為第一代現代家具設計大師之一。其家具設計的精美的比例,精心推敲的細部工藝,材料的純淨與完整,以及設計觀念的直接了當,最典型的體現了現代設計的觀念。 |